球盟会官网入口新闻中心Football Association News

馍球盟会,、卷子、喝饼子

2025-01-01 00:30:05
浏览次数:
返回列表

  老家灵璧县地处淮河以北,是著名的粮食产区球盟会,,肥沃的平原一望无际。但这里历史上一直兵燹不断,水患频仍,饥荒年景甚多。因此,精细菜肴没有系统传承,百姓的日常食物,也无法和长江流域的富庶之地相提并论。更多见到的,是刚刚能够带来温饱的主食。老家人在这些主食上,也可谓下足了心思。

  主食,对现在的我来说,更多的时候像敌人——因为要面对不断衰退的消化能力,以及日益增长的体重。尤其晚餐的主食,我是尽力回避的。但回了老家,要保持淡定很难。人就是这么奇怪,食物非常简单平常,但只要是小时候吃的,它就自然拥有另一种味道,不时萦绕在你脑际,反复考验你的意志。更要命的是,即便经受住了主食的考验,在老家很多家常菜中,碳水化合物照例明目张胆地出现在那里。

  比如清明时节,正是所谓青黄不接之际,那是吃野菜的当口!“楮不揪”(楮树花)、球盟会官网入口,香椿芽儿、榆钱儿、槐花渐次登台亮相,尝个鲜吧?

  蒸榆钱,先洗净沥水,然后撒上面粉拌匀蒸透,就蒜汁一起吃,别一样清香!但此时,你再理性也并不能分清,到底吃的是野菜,还是面粉。即便是种植的蔬菜,芹菜、豆角,也被老家料理成了野菜的样子,当然还有鱼汤里潜伏的,用蛋清和精粉做出的水疙瘩……看到这些,不免自暴自弃,既然全部菜肴已经主食化,也就不去想什么戒断。回乡,不免成了一场碳水的狂欢。

  同学聚会,酒酣耳热。有人高声问大家“吃馍?吃米饭?”,这是主食准备登场的标志性叫板,接下来理应是小麦的二黄或者稻米的流水。“吃馍……”我笑着说。同学邱荔站起来,一脸嫌弃:“你哪有脸吃馍!”老邱对我拍美食纪录片这么久,却还没有把自己故乡的食物介绍给全国观众耿耿于怀,“吃馍,你应该去阜阳,不要回家。”

  哈哈,知道原因了。那年我们《风味人间》团队在阜阳拍摄了枕头馍,节目播出当晚,他就发微信表示抗议,在他眼里,只有我们老家的东西才是最好吃的。这类朋友我认识不少,理论上我把他们称作食物的“故乡沙文主义者”。

  其实,我自己也觉得老家的手工馍好吃,圆圆的,松软清甜。一般来说,馍就是指发面馒头,但老家分得细:圆馒头叫馍,而刀切馒头则称作“卷子”——用老面让面粉发酵,饧两三个小时后,等面膨胀起来,加碱水反复揉制,搓成长棍状,用刀从中均匀切开,上笼屉蒸,出锅便是很暄腾的卷子,也叫白面卷子。

  称它白面卷子,有可能为了区别于当地的花卷——有人家和好发面,用擀面杖擀成两尺见方的大饼,涂抹上少许葱花、猪油渣和芝麻酱,卷起,切块来蒸,剖面上有好看的螺形花纹,味道也好吃得多。白面(小麦粉)价格略贵,也有人家擀两张饼,一张白面的,一张玉米面(或红薯面)的,贴在一起卷起切,口感和味道都不如前者,但视觉上黄白相间,也很好看,叫素卷子,是巧妇的作品。

  在老家人看来,给和好的面粉赋予味道,有各种各样的方式,也配得上各种各样的智慧。我最喜欢吃的一种叫菜卷子,面不用发酵,大擀面杖擀成薄薄的饼,抹上猪油,撒上肥瘦各半的肉末、葱花、球盟会官网入口,芝麻和花生,卷成大大的长条,切开后贴在柴灶的铁锅边,下层放水,很快,饱含油脂的菜卷子便出锅了,上层松软、鲜香,呈半透明的诱人光泽,下层焦黄酥脆。有了它,根本不需要做菜。

  幼时家境不好,有客人不期而至,蒸馒头显然来不及,喝饼子就是最好的选择。在面盆里和好面,最好偏软一些,放在那里饧一下,让面的分子序列排列更加紧密,口感更筋道。同时也腾出手做菜。接下来的菜可能是烧干豇豆或者萝卜土豆烧肉球盟会,,偶尔也可能烧一只小雏鸡——大灶旺火,葱姜爆炒,添酱油水和八角焖烧。加锅盖之前,把和好的面分成小剂子,拿一碗清水,蘸湿了手,把面剂子挤压到很薄的状态,用力迅速齐整地贴在锅边,偏软些的面,表面持续保持下垂,一直延展到烧菜的汤里。加盖后改小火,一刻钟后即可起锅,这时,菜和饼子同时熟了。薄薄的喝饼子已经被锅边炕得起了迷人的锅巴,而伸到菜汤里的部分又吸饱了肉香。制作贴饼子,对火力的控制不能着急,加锅盖之后一定要改文火。

  之所以能讲得这么仔细,是因为喝饼子的技术含量并不高,我小的时候就做过多次,而且也很喜欢吃。记得二十五年前,在广西龙脊大山深处拍片,摄制组每天三顿主食,都是当地生产的红米饭,就是那种没有去除米的苞衣、吃起来非常喇嗓子的米做成的饭。半个月后大家开始抗议,红米饭口感很差,更关键它不“扛饿”,这对我们这些电视体力工作者来说,是致命的。所以,我一直惦记着,写信托人到山外买点米面,计划给大家换换口味。

  后来有朋友从桂林来探班,果然带了一袋五斤装的面粉。那天,组里有厨师证的老李,准备用蛇肉段加青蒜球盟会,,做一个灵川干锅,我劝他不如改作红烧,而自己准备就着这个蛇锅,直接做喝饼子。

  村子里的小朋友围在我们的驻地外面,看见我们吃蛇就已经十分惊诧了,但更绝的是,他们从来没有见过面粉这种麦子磨成的白色物体。我剪开塑料袋,开始和面,窗口边一帮小姑娘哇哇叫着散去了,我赶紧叫住她们询问究竟,一个叫乾梅的一年级女生,挠着头不好意思地翻译着同伴们的瑶族话:“陈叔叔你好可怕,连洗衣粉都要吃呢!”

  黄淮海地区,几乎每个和我差不多年纪的人都贴过饼子,这种粗粝便捷的主食制作方法,带着物质匮乏时期深深的烙印。有一天,当我们依然像从前那样,对着这种简单美味的食物大快朵颐,却隐隐觉得,这些死面疙瘩,居然那么难以消化?嗯,应该是我上了年岁了。

搜索